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

2-1章 楊面對衝突和挑戰的行為模式

第二篇  從校務發展會議一路演變成重大的「校務發展事件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校務發展會議一結束,楊貴校長馬上展開一連串的反制動作;之後,還有一些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的失格舉動。
楊面對衝突和挑戰時的反應,有其慣性──
1.首先以高姿態教訓、羞辱人,或與低姿態裝委屈、裝可憐的大動作交互運用,拉開序幕;
2.之後,就會扣大帽子,把別人罪過做大,或者潑糞、甩爛泥,把對方鬥臭、鬥髒;
3.再來,就是把事兒鬧大,引人圍觀,讓對方下不了台。當然,能鼓動出人來助陣最好;
4.最後的必殺技,就是ㄠ到底,搞到底,堅持到底;不給人留餘地,也不給自己留餘地,讓不能陪他玩的人退避、屈服!
2004年校園危機期間,佛光山靈山寺覺法師跟「前家長」分享了一段楊小時候到雜貨店買醬油的故事,這是樊  老師親口說給法師聽的。故事說完,法師一臉愁苦,一邊兒用肢體動作輔助,一邊兒嘆道:「我好怕喔!」法師想表達的是──這個人「執」得好可怕,根本勸不動他!
楊從十歲成長到二十歲、三十歲、四十歲、五十歲,乃至六十歲,每個階段都可以從一些具體的衝突事件中,找到那個始終如一的鮮明身影。迄今,當事人談起來,依舊咬牙切齒。雜貨店老闆與少年時期的楊,為一瓶醬油交手的經驗,想必如此;文順董事長學生時代,與楊在社團的相處經驗,亦復如此;楊在新店國小任教時,同事與他相處的經驗,何嘗不是如此……以前,楊或許有對的成份,只是何苦要用如此不留餘地的方式去堅持呢?
到「人文」這十年,楊的堅持依舊,不留餘地依舊,只是愈來愈看不出其中對的成份。他利用國家、社會和家長的資源,在這個公共財上築起城堡,逐步闢建自己的王國,所擁有、攫取的權力,大到「唯我獨尊」,目中近乎無法無天,早習以為常。而沒完沒了的衝突和處處烽火,就成為楊氏辦學教育現場的日常剪影。
下一回,就談談校務發展會議過後,楊馬上展開的一連串反制動作。

2013.5.27初稿 發表於「人文解密&老張看人文
2014.11 第二次修訂 發表於「一隻藍鵲‧一隻隻藍鵲」部落格



縱橫「人文」十年歷史‧鞭辟楊氏辦學功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